「聆聽身體的訊息」真正的意涵為何

指導

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有憑有據的方法,讓你每天確切滿足身心所需,盡可能自我提升。

上一次更新:2022年6月30日
6 分鐘閱讀時間
  • 視個人感受增減或甚至跳過訓練的靈活健身方式,可帶來更多令人心情愉悅的益處。
  • 活在當下並留意某些訊號,可助你強化身心連結,更容易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  • 在需要放鬆的日子裡,穿上最愛的瑜伽裝,前往 NTC 進行恢復性瑜伽。


深入閱讀……

訓練員所謂「聆聽身體的訊息」代表的意義

想在生活中的任何部分取得進步都非常需要平衡和靈活度:你想挑戰自己,但又不想做過頭,而如果有些方法就是無效,那你也必須能夠調整。在健身方面,這就是「聆聽身體的訊息」這個典型訓練指引發揮作用的地方。

不可否認地,這句話看似含糊且沒有幫助。根據瑜伽教練 Alex Silver-Fagan 的說法,聆聽身體的訊息就是建立身心的連結,用能同時滿足身體和情感需求的方式來引導你的運動。

聽起來很玄?背後的科學依據是這樣的,你的大腦會不停地追蹤來自身體的內部訊號,像是快速的心率、肌肉緊度、吃東西或喝水的渴望,使用這些感官資訊判斷身體的狀況,這些推測稱為內在體感。南達科他礦業及理工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Jonathan Gibson 博士表示:「強化內在體感能夠讓人與身體同步感知,更有意識地覺察這些訊號。」Gibson 接著說,內在體感較佳的人在心理、情緒和社交上,能有更多幸福感。可能因為這樣的意識,讓他們的身心需求常常獲得滿足。基於同樣的原因,許多研究也認為這樣的能力與出色的運動表現有所關聯。

你也許會覺得,運用這樣的意識,說比做簡單。沒錯,確實沒有那麼容易。Silver-Fagan 表示:「我們的直覺不如以前來得靈敏了。」她繼續解釋,現今,越來越多外力在教你該做什麼、該如何感受,導致負責傳達身心連結的內在聲音很難被聽見。

然而,聆聽身體的訊息,或是像研究員說的「加強你的內在體感」,是你能增進的技巧,不妨從以下秘訣開始練習。

1. 立即接地。

Silver-Fagan 說,要讓心靈聆聽身體的訊息,你必須先讓頭腦安靜下來。這需要全神貫注或是活在當下,一天之中最容易做到的時候就是剛醒來的那一刻。她接著說,甚至在下床之前,就可以先坐在床邊,雙腳平放在地板上,想像自己慢慢穿過這層地面到下一層,再到下一層,直到到達大地為止。她說,這個接地冥想練習有助於你「進入」自己,這樣就能蓋過內心的噪音,確實專注在當下,因此可以在任何特定時刻都更加關注自己的需求。

2. 然後呼吸。

Gibson 說,在接地冥想之後,或是任何你有空的時候,坐在床上或椅子上 5 到 10 分鐘,控制自己的呼吸,將注意力放在胸部或腹部。這樣做能夠「強化並重新調整大腦,將內在體感訊號轉為更清晰的意識覺察」。練習得越多,感受就會越敏銳。

Silver-Fagan 表示,深呼吸的同時在腦中重複一句口號,有助於提升正念品質。「『我』已經在面對了,『我』正在我該去的地方。」她補充:「也可以說,『我』為了自己待在我的身體內,或是對新的一天表達感謝。」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在心理和生理情緒 (焦慮、髖屈肌緊繃) 冒出來時,有機會去探索,並且活在當下。比起你平常喝的咖啡,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需要喝一杯水,讓心情更平靜、減少緊張感。或是也可以決定放棄原先計劃好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(HIIT),改成伸展拉筋練習或是走一段長路。總之,一切視你的狀況靈活應變。

訓練員所謂「聆聽身體的訊息」代表的意義

3. 跟著直覺走。

專門研究恢復的運動物理治療臨床專家 Sue Falsone 說,頭腦可能會引誘你過度賣力 (窮追不捨類型的人常有的問題) 或小看自己 (特別是當人焦慮或疲勞的時候)。為了能夠做到恰到好處,Falsone 和 Silver-Fagan 建議從你第一直覺想到的開始,先確認自己的感受如何,並以此為出發點開始調整。

Silver-Fagan 說,舉例而言,你健身的時候,教練希望你做一組伏地挺身,你可以選擇雙膝跪地的變化版本、正統的伏地挺身或進階的下斜伏地挺身。如果當下覺得正統伏地挺身不錯,就從那裡開始。但如果馬上感覺這挑戰不太對勁 (像是肩膀有點痛或姿勢不對),就換成雙膝跪地。反之,如果你從正統伏地挺身開始,覺得自己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,就把雙腳撐高,試試下斜伏地挺身。或是如果你覺得「這有點難,但沒問題」,就維持在原本的動作。

4. 聆聽你的內心,還有肺和肌肉……

主導身心連結研究的傑出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 Lisa Feldman Barrett 博士表示,如果你每一次都將注意力放在心率,便會感覺心臟似乎不斷地撞擊胸部 (像是波比跳做到一半的時候),這時候你就能漸漸抓到覺察身體的訣竅。她解釋,研究員認為在劇烈運動時,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身體的暗示,包括呼吸,以及肌肉和關節的知覺,有助於你在這些感覺較趨緩時也能覺察到。

Falsone 說,如果一開始需要幫忙,可以使用心率監測器。瞭解心臟在運動時有多賣力,將有助分辨你是否要減少跑步里程,或在肌力循環訓練中增加第四組。她接著說,這可以讓你養成習慣,用心率判斷是否該休息,或可以再逼自己一點,等到變成直覺後,即使沒有科技輔助也能覺察身體所需。

5. 養成記錄的習慣。

Silver-Fagan 說,越來越擅長聆聽身體當下的訊息後,就可以開始記錄在那之後的感覺。比如,這幾週下來第一次的有氧運動,或是連續幾天每個小時都離開椅子起身活動的感受。如此一來,你不僅能聆聽身體的訊息,更能從中學習。Silver-Fagan 繼續說,舉例而言,也許你發現當你連續跑步三天,你在流瑜伽課堂上的動作變慢了,所以你那幾天就決定改上恢復課程。或許你在沙發上做了艱難的健身動作,隔天全身痠痛,所以你在恢復日中就決定做某些特定動作。

Silver-Fagan 說,此時你不再只是聆聽,而是在進行全面性的對話。說到底,這就是持續進步的關鍵。

文字:Caitlin Carlson
插圖:Gracia Lam

快來看看

身心需要重大的恢復?可拿出你的瑜伽墊,前往 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式展開「愛上流瑜伽」計畫。做瑜伽時,可用最新單品更新你的瑜伽配備。

初始發布:2022年3月21日